福建省实验闽剧院自1953年成立以来,已经整整50个年头,岁月的洗炼,使剧院的发展令人瞩目,取得的骄人成绩,为闽剧艺术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被誉名“闽剧泰斗”的郑奕奏等为代表的老一批闽剧表演艺术家,曾三次晋京献演,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和赞誉嘉勉。近三十年来,又涌现了以林瑛、黄愿亭、朱善根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家级演员、编导、音乐、舞美专家,而且培养出以陈洪翔、陈琼、周虹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艺术水准高和有表演天赋、潜质好的年轻演员,实现了老中青演职阵容的完美结合。2002年6月,陈洪翔主演的《水牢摸印》参加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地方戏曲精品折子戏评比展演暨戏曲青年演员大奖赛”荣获一等奖;2004年12 月22日晚,在闽剧《贬官记》领衔主演中,对闽剧小生行当的创新和突破,出色地塑造了崔云龙形象,而荣登第15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榜首;2005年10月,28岁的陈洪翔荣获第22 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1月16前往浙江宁波参加将于日举行的梅花奖颁奖晚会。 2001年在中国剧协主办的“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比赛”中,福建艺校省闽剧班学员张学勋在闽剧折子戏《说媒》中饰演马贻顺,荣获专业组金花称号(奖),并佩金牌一枚。王锦在《甘国宝与王莲莲》中饰演王莲莲,获专家组金花奖,并佩金牌一枚:林珊在《武松打店》中饰演孙二娘,获专家组银花奖,并佩银牌一枚:邱津京在《陈杏元和番》中饰演陈杏元,获专家组银花奖,并佩银牌一枚。 2002年7月26日在江苏扬州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比赛”中,曾辉在闽剧折子《忆十八》中扮演梁山伯:游敏在《小上坟》中饰演肖素贞,二人均获得专业组金花奖称号,并佩金牌一枚。 2003年第七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比赛”,傅晓冰以《龙宫借宝》折子戏荣获专业组金花奖,并佩金牌一枚。福建艺校省闽剧班连续三届在“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比赛”活动中获奖,共获得五枚“金花”和两枚“银花”奖牌。 在对外文化交流史上,剧院曾多次赴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和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访问演出,获得了广大观众的高度赞誉。被海外乡亲们称为“文化使者”,闽剧被称为“所看到、听到的最喜爱、最好听的乡音。” 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在实施艺术教育、培养造就艺术人才,构筑再教育的新格局过程中,强调艺术质量、精品意识和敬业精神,突出体现“实验”精神和品牌。加大人才建设方面投入,营造文化氛围,用先进的文化和艺术凝聚人心,有力地促进了剧院艺术教育的发展。呈现出艺术与文化有机结合,教育与人才共进的良好局面。 剧院把实施艺术再教育建设、传播现代先进文化、提前艺术水平和文化基础教育,作为剧院文化建设和艺术教育重点工作来抓。坚持艺术教育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培养一大批颇具艺术天赋和有表演潜质的青年演员。在引进优秀人才的同时,输送年轻演员出去学习、培训、进修,构筑优秀闽剧艺术人才辈出的平台。提倡:“动脑筋,改方法”,焕发演员自身潜力,自觉加入“学艺术,精业务”行列中,经常举行和开设各门类艺术研讨会以此来扩大演员知识面。邀请名老艺术家上课指导;观摩学习其他剧种优秀精华,学习人家好的艺术经验等等。这些直观,深层次、开拓视野的学习方法,使全体演职人员艺术素质、修养得到全面提升,也让剧院演职人员整体艺术水平更上一层楼。 1998年参加福建省第三届中青年员比赛中,陈洪翔、陈琼获金牌奖。周虹、肖翠云、郑旭岷、林强获银牌奖。陈兆和、李榕、郑晓涛获铜牌奖。 2001年参加福建省第四届中青年演员比赛,再次获得金牌、银牌、铜牌共计9项。其中,我院青年演员周虹荣获金牌,郑旭岷获得金牌。陈言芳、林强,获银牌;曾志辉、倪爱民、陈娟、邓振辉等获铜牌和组织工作奖。 2002年7月湖南长沙“全国地方戏曲精品折子戏展演暨戏曲青年演员大奖赛”,陈洪翔在《水牢摸印》中饰演董洪,获一等奖。 2002年7月林瑛院长带领陈洪翔、陈琼、周虹等应中央电视台11频道邀请,录制名家名段收藏精品库,参加了“名家名段”专访栏目和闽剧经典唱段拍摄关在央视11频道播出。 2003年3月福建省首届郑奕奏闽剧金奖大赛上,陈言芳、肖翠云、林强、郑旭岷、郑晓涛、邓振辉获金奖。陈娟、倪爱民、詹丽燕、林娜获银奖。张宇、叶品浩、陈雪芬获优秀奖。 2003年9月首届中国戏曲“红梅奖”演唱大赛(福建赛区),陈洪翔、陈琼、周虹获优秀演员奖。 2004年12 月22日晚,陈洪翔在闽剧《贬官记》领衔主演中,对闽剧小生行当的创新和突破,出色地塑造了崔云龙形象,而荣登第15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榜首。 2004年12 月19 日,陈洪翔在全国政协礼堂参加申报第22 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的专场演出。评委们说,这场戏是今年申报 “梅花奖”最强的演出阵容和最好的一台戏,并对他本人演出给予很高的评价。 2005年10月,陈洪翔荣获第22 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1月16前往浙江宁波参加将于日举行的梅花奖颁奖晚会。 一系列奖项的获得,展示了几年来我院是获得我省所有大赛奖牌最多的艺术团体,显示了我们艺术实力与强大的演艺阵容,激发年轻演职人员更加热爱闽剧事业。向更高艺术水准迈进是我们的追求目标,周时也是我们实施艺术建设与艺术再教育的既定方针。 有了戏剧表演人才,创作、导演、作曲人才也应按计划进行培养。2000年剧院输送一名年轻人到上海戏剧学院进修学习、一名到中国戏曲学院学习,还培养了一位年轻作曲及三位年轻的司鼓。几年来,剧院选派出去进修学习、培训的,有演员、演奏员、舞美、化妆、灯光音响等人员。他们进修学习回来后,给剧院注入了新生力量与活力。 培养专业艺术人才,任重道远。艺术再教育中的师资力量起着重要作用,我院青年演员多,老一辈演员所剩不多,加紧、加快在艺术上继承与传授,老中青的“传帮带”尤为重要。让年轻演员对闽剧艺术有充分了解和认识,在继承传统闽剧艺术的基础上,进行探索、改革和发展。 |
|联系方式|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C版|站点统计|福建闽剧网 福州闽剧 京ICP备09042978号-1
GMT+8, 2024-11-1 07:34 , Processed in 0.82399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