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剧网

 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656|回复: 0

第三部分 艺苑撷萃

[复制链接]
剧团二伯 发表于 2017-11-7 21: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部分艺苑撷萃
武生泰斗  艺苑园丁
——记著名闽剧表演艺术家陈春轩
闽剧艺术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趋于成熟。然而,在这中间,又浸透过多少前辈艺人的心血和汗水,留下了他们多少春秋的刻苦磨炼和宝贵的经验积累啊!其中,也有着武生泰斗、艺苑园丁、著名闽剧表演艺术家陈春轩的一份贡献。
“嘉宾俤”卖身学艺
陈春轩兄弟姐妹七个,由于家境贫困自幼就自谋生路。大哥陈嘉宾入“旧赛乐”闽班,先学花旦,变声倒嗓后改操鼓板;做为“尾仔”的陈春轩算是“幸运儿”,曾进私塾学校念过一年书,因交不起学费,终于缀学。无法继续读书的小春轩,除了帮母亲做家务之外,一有空就跟着大哥到“旧赛乐”闽班去看戏、看练功。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且有时还情不自禁地偷偷地学着比划起来。
春轩去学艺想法既简单又实际。他想如果去学艺,不仅省了一个家口,而且还可立即拿回二百元的“艺本”给母亲还债。可是,这孩子又怎么知道这“艺本”实际上就是他的卖身钱啊!母亲实在不忍心,但没别的办法,只好同意他学艺。从此,小春轩开始过着艰苦的艺徒生涯。以二百元光洋卖进“旧赛乐”,其中一百元光洋留在戏班里,分五年合清。在戏班里,因为他哥哥叫“陈嘉宾”所以大家就叫他“嘉宾俤”。后来在闽剧界和闽剧观众中,大多数人都只知道“嘉宾俤”这一名字,而很少有人叫他的本名,直到今天,大家还都叫他“老嘉”,称他“嘉宾俤师”呢。
自讨苦吃练本领
旧社会学徒的生活是充满辛酸的。走乡串门,两三天就得换一个地方,整天忙于搬运行装、赶路。学徒更是担负着这些繁重的工作。为了技艺的日益精进,小春轩立下“自讨苦吃练本领”的决心。戏班每天要走很多路,他把半斤重的铅坠绑在脚上练习脚力。那时,戏剧每到一个地方,无论头天晚上戏演到多晚,第二天天还没亮他就起来上山喊嗓,喊嗓回来别人还没起床,他就在台上练虎跳、旋子。晚上戏演完后就跑到空地上借月光照影,来检验自己的姿势动作。乡下没有大立镜,他就对着池塘、江河,借池水、江水的倒映来琢磨自己的脸部表情。连三餐吃饭的时间他也不放过,都是边吃饭边压腿。平时他还处处留心观察猫窜、狗闪、鸡步、蛇行、虎扑、鹰击、风摆柳、燕穿梭等动作,把自然界美的姿态加以摸拟捉练,来丰富自己的表演艺术。
当他学艺的第三年,上海著名京剧武生李春来(盖叫天的师傅)来到福州东街三山座菜馆传授艺徒,小春轩不分昼夜地跟李春来学练“小翻”,在一块桌面大的地毯上翻跟斗、翻十几次、几十次……尽管汗水已经湿透了衣衫、但他仍然继续练下去。同时他还向李师傅学“乌龙扫腿”、“十八响”等绝技。有一次“旧赛乐”班在长乐营前搭台演出,老板特地请来福州京班第一武旦全顺和三花演员小来宝两人,专门与小春轩对台演出三天三夜。演出剧目是“大补缸”、“哪叱闹海”等。这三天三夜对小春轩来说收获可真不小。他从这两位京剧演员身上又学到了“双枪对打”等技艺。陈春轩十一岁已初露头角,演出了许多剧目。他先向徽班武功老师林月宝学了《花蝴蝶》、《金雁桥》、《长坂坡》、《伐子都》等戏。林月宝去新加坡后,他拜徽班武功演员陈昂丁和昆班武功演员翁成坤为师,先后向他俩学了《嘉兴府》、《收关信》、《大闹天宫》、《金钱钓》等戏。后来他又向京班老师如意来学了《翠鸣山》、《盗御马》、《落马湖》等戏。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陈春轩在这些京、昆、徽班老师的精心指教下,加上自己的刻苦学习,博采众长,不久就成为一位唱念做打兼擅、长靠短打无所不精的著名闽剧武生。
学京昆贵在创新
陈春轩的师傅都是京、昆、徽剧演员。他从这些师傅那里学到了许多技艺,但在学习中,他善于继承、借鉴,又勇于创新。他说,继承与创新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辩证的统一关系,没有继承的创新,就是无源之水,就不会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如果只是墨守成规地继承借鉴,不去探索、创新,就会丧失艺术生命力。所以他十分反对囫囵吞枣、生搬硬套。他认为生活是演员进行艺术创造的直接来源。在艺术处理上,他努力从生活与艺术的关系上去钻研、思索。例如对“为什么有些武打,两兵相接立即展开?为什么有些一气呵成,有些又几经停顿?”这一系列问题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探讨,追根寻源,他终于悟出了其中的艺术道理。原来,在一般情况下,平地上的两军交锋,多是立即展开的,而武将在马上的战斗却与之不同,一出场必须先亮相,走边是表示武将的风度,接着有观察、有战斗、随着战马的奔驰有进有退,忽前忽后,同时对武打的几经停顿他也找出了生活与艺术的依据,一方面是为了配合打击乐,同打击乐相适应,有较强的节奏感,另一方面与生活中的喘气、暂息有关。通过这些思索使他体会到这些动作看起来是程式,实际上它大有学问,既有生活基础,又有艺术根据。
对于传统的程式,他既善于继承,又勇于创新,使继承与革新有机统一,为表现人物性格服务。旧时做戏,武生都是遮脸出台,这种程式在某些剧目中与人物的性格、特征相吻合,能收到加强悬念的效果。但是,他认为如果都是这样,就变成千篇一律,这不好。所以在《斩经堂》中,他扮演吴汉这一角色就改变了原来遮面上台的程式,改为正面上场,用原音乐、变台步、加唱腔来刻划吴汉此时复杂的内心感情。
在武功运用方面,陈春轩也经常探求新的招式。如在《铁公鸡》一剧中,为了追求新颖的效果,他扮演的武将在与土率开打这一场将叉换为真枪,盾牌改成双拐,后来又改为球。由于这些道具的更换,也给舞台调度、舞台动作带来了变动与革新。
艺苑园丁育新秀
陈老在闽剧武功戏艺术上精益求精,已经独树一帜,被誉为陈派。陈派的艺术风格特点在于表演性格化、生活化。陈派艺术,后继有人。陈老在发展闽剧事业中十分注意培养新的一代。他在解放前培养的学生如李铭玉、李铭轩、陈奕增等人现在都已成为著名闽剧表演艺术家和著名闽剧演员;有的学生至今还在台湾、新加坡等地。解放后他培养更多的学生,1959年他和他的学生杨木全均在闽剧《夫人城》中担任角色,一起赴京参加庆祝国庆十周年的演出,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那天,演出刚结束,大家正在卸装,忽然周总理出现在大家面前,原来周总理早在开演之前就悄悄来到观众席,从头到尾观看了这出戏。戏一演完他特地上台来看望大家。周总理紧紧握着陈春轩的手,亲切地问道:“你辛苦了,累不累?”接着周总理又向杨木全:“你的师傅是他吗?”小杨回答说:“是”。周总理对小杨说:“你要好好向你师傅学习”,又对陈春轩说:“你要好好培养下一代。”这幸福的时候,周总理这谆谆的教导,永远铭刻在陈老的心中,永远激励他奋发向上,从此以后他更加致力培养下一代。
春华秋实,闽剧一代新人茁壮成长。从1953年到文化革命前,陈老先后培养了近百名学生。如今这些学生都成长起来了,分布在省内外各剧团,有的担任了剧团团长和导演,有的是剧团主要演员,也有的在艺校任教。真可谓桃李满园芳。
陈老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他仍一如既往地关心着闽剧事业的发展。他现在是省闽剧老艺人之家名誉会长。他对前来求教的学生认真进行教学示范。虽然年老多病,但只要有邀请他开会,他都坚持每会必到,而且经常对闽剧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经常呼吁重视和加强对武功演员的培养,我们衷心祝愿陈老健康长寿。
(原载1990年《福建剧谈》第6期)
那一声冷笑……
一谈起潘金莲的那一声冷笑,人们就联想到她……
在那紧锣密鼓、灯光闪烁的舞台上,她扮演的潘金莲,以其高亢激越的唱腔和精湛感人的表演,惊动四座,博得阵阵掌声,全体评委不约而同地写下“9·9”这个分数;当主持人宣布她以138分独占榜首时,全场掌声雷动,大家都向她投出了钦佩、赞赏的目光……这是前不久在福州华侨大厦举行的闽剧中青年演员广播电视大奖赛最后一场决赛的情景。
她是谁呢?她就是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的著名演员林瑛。
提起林瑛,大家并不陌生,早在一九七九年她就被评为省优秀青年演员;一九八○年获得省地方戏曲唱腔汇演演员奖;一九八二年在省首届青年演员表演比赛中荣获金牌奖;从此,她的名字就经常出现在大众传播媒介上,受到人们的注目。
“花朵缤纷有今日,莫忘来自岁寒时”。林瑛获得了成功,这与她平时的勤奋好学、勇于探索是分不开的。林瑛今年虽已三十七岁,但在艺术道路上却已勤奋地走过了二十七个年头。二十多年来,她不甘寂寞、孜孜以求、博采众长,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的妇女形象。
当笔者采访她时,她兴趣勃勃地说:“传统观念中的潘金莲是个彻头彻尾的淫妇,我所要扮演的潘金莲在她的沉沦史上,经历了自珍——自卑——自强——自弃四个过程,如何以自己的艺术创造充分体现剧作的思想,给观众一个崭新的艺术形象呢?就必须创新,必须突破,必须向歌剧、舞剧、话剧甚至电影吸取营养,以期产生明快的节奏。如果没有突破,就意味着艺术上的自杀……”,从她的言语中,透出一种坚韧不拔的气质和毅力。
在探索闽剧艺术中,林瑛的确具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就拿扮演潘金莲来说吧,为了演好潘金莲的一声冷笑,她认真观察、细心对比许多天真而又倔强的女孩子的笑声,废寝忘食、不厌其烦地练了两百多次;在“沉沦”这场戏中,为了把潘金莲投毒前的那段戏剧动作表演得更加强烈,她冒着三伏酷暑,走访几位老师,力示把生活化和传统艺术程式化结合起来,并大胆揉进了芭蕾舞的动作,选用了四尺长的水袖,打破了闽剧的传统程式,扩展了闽剧表演领域,把潘金莲最后挣扎的痛苦和沉沦前的愤怒刻划得淋漓尽致、逼真感人,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
一个成功的演员,他的名字总是同他所扮演的人物联系在一起的。自从林瑛扮演了潘金莲后,人们只要一提起林瑛,就自然而然地想起她所扮演的潘金莲来。最近,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赴香港参加《中国地方戏剧展》,演出《曲判记》、《梅玉配》、《贻顺哥烛蒂》、《狱卒平冤》四出戏,而她一人在三出戏中担任主要角色,她的精彩表演受到香港观念的一致好评。
林瑛是个勤奋的探索者。在探索中也奉献着收获。她一次又一次地被选为全国青联委员、全国妇代会代表、福建省剧协理事等。林瑛现在正当盛年,相信她一定能在继承和发扬闽剧艺术事业中,取得更多的成就!
(原载1987年《福建文化之窗》第12期)
陈春轩的绝招
晓莺
著名闽剧表演艺术家陈春轩年轻时在舞台上表演了许多绝招,至今仍给人们留下难忘的记忆。早在六十多年前,陈春轩在台湾省演出时,台湾同胞曾经说过:“做戏有绝招,看戏看拿手。看《摩天岭》《长板坡》要看王桂兴(注一);看《青松林》《一箭仇》要看张德俊(注二);看《伐子都》《八大锤》《铁公鸡》要看陈春轩。”他们交口称赞陈春轩是“活子都”“活陆文龙”。在陈春轩回闽时,他们把精制的两面锦旗赠送给他,一面锦旗写上“名扬海外”四个金字,另一面锦旗写着“人格端正,勇神武威”八个金字,这就是当时台湾同胞对陈春轩高尚的人格和精湛的演技的热情赞扬。
看过《伐子都》的观众都知道,那是一出武功十分吃重、相当难演的武戏,是长靠武生的重头戏之一,戏中有许多复杂的武技和高难的动作。陈春轩在这出戏中武艺超群、唱做俱佳,栩栩如生地塑造了子都这位外貌俊美而内心十分丑恶的艺术形象。当时他扮演的子都身材高大,扮相魁梧,身扎大靠,足穿厚底靴,头戴太子冠,在太子冠上还插两条两米多长的雉鸡毛,左右还有两条长穗和两条发辫。在表现子都神经错乱时,他连着翻了三个“虎跳”和一个“蛮子”,却不使两米多长的雉鸡毛撩地,后来他又以“退岳穿扑虎”越过只离自己一步宽的横桌面,直冲六、七步后“倒扎虎”落地,接着他又提劲跳台,从三张半桌子上往下翻“台漫”,动作十分干净利索,惊险耐看,每演至此观众掌声经久不息。
《八大锤》也叫《八锤朱仙镇》,一九三四年曾拍成艺术影片,这是闽剧艺术首次被搬上银幕。陈春轩在这出戏中出色地扮演一位英武俊俏、忠心耿耿的大将陆文龙的艺术形象,至今仍给人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尤其他那勇猛矫健、娴熟利落的开打,一人连败四员手拿双锤的宋将的精彩武打和那威武有力、雍容大方的“起霸”,真是美极了,叫人百看不厌。
在《四杰村》中,陈春轩饰演的余千,连着几个“虎跳前扑”七十个旋子,也是令人赞不绝口的,至今还不时听到人们在夸他的这个绝招。
陈春轩在《长坂坡》中扮演的赵云形象也是令人赞赏的!只见他身披大靠蟒袍,头顶翎冠羽翅,胸带护身宝镜,脚穿厚底靴,一手抱着阿斗,一手持戈,负重空翻,动作是那么洒脱稳健,飘逸好看,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在《四霸天》中,陈春轩那独特的九节鞭,是闽剧舞台上第一次使用的,那时他手拿九节鞭,时而横空飞舞,时而绕脑回旋,一杆九节鞭,抵住四杆真枪,打得叮噹作响,人们看得眼花缭乱,频频叫绝。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陈老年轻时之所以身怀这些卓绝的技艺是由于他长期坚持勤学苦练而得来的。解放后陈老致力培养闽剧艺术的后一代,至今他已是桃李满园芳了。我们衷心希望陈老的这些绝招能激励后辈有所前进!
注一:王桂兴是当年上海大舞台京剧一流武生,和盖叫天同享盛名,那时也在台湾。
注二:张德俊是现中国京剧院著名演员张云溪之父,当年也在台湾。
(原载1984年《福建戏剧》第6期)
(晓莺是陈淑英笔名)
“戏曲歌”启示
——从戏曲演员歌曲大赛所想到的
陈叔英
阳春三月,春意融融,黄浦江畔春色迷人,一派生机。由上海、福建、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六家电台联合主办的华东六省一市“红灯杯”戏曲演员歌曲大赛,在这里举行了复决赛和授奖文艺晚会。来自上海、福建、江苏、山东、浙江、江西、安徽的三十四位专业戏曲演员都是经过激烈角逐后而进入复决赛的,他们都具有较扎实的戏曲基本功和歌曲演唱技巧,在复决赛中都演唱了两首参赛歌曲,其中一首是风格别致的“戏曲歌”。这些“戏曲歌”,或抒情柔美、或高亢激昂、或深沉含蓄、或欢快流畅,都富有很强的时代感和创新精神。他们融戏曲唱腔和流行歌曲于一体,既有歌曲的余味,又有戏曲唱腔的神韵,音乐旋律优美,唱腔委婉和谐,充分体现出戏曲艺术的魅力。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大赛组委会工作,自始至终观赏了三十四位演员演唱的各种风格的“戏曲歌”,听后真使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禁不住为“戏曲歌”的崛起,为戏曲演员涉足歌坛而叫好。我认为当代的生活五彩缤纷,各种艺术应朝着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方向发展。何况中国的戏曲与歌曲从来就是一家,它们同属中国民族声乐的艺术。戏曲说到底就是歌舞演故事,它是吮吸着泥土芳香的民歌小调成长起来的,所以戏曲与歌曲二者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长期以来,它们就是互相吸取营养、不断兼收并蓄而发展起来的。
任何有生命力的艺术都是“拿来”的艺术,“开放”的艺术。正是从这一点上,我赞赏一些年轻的戏曲演员在坚守戏曲舞台的同时,涉猎歌坛,努力借鉴现代歌曲的演唱方式,以拓宽自己的表演领域,提高自己的艺术素质,去赢得更多的听众和观众。我想在当前戏曲艺术面临众多艺术形式的严峻挑战的情况下,戏曲演员演唱“戏曲歌”定会给戏曲带来一丝清新的空气和青春的活力,定会增强戏曲的生存能力和更新能力,从而推动戏曲的振兴。
今天的“戏曲歌”犹如小树在春风中摇曳,如何更好地茁壮成长,这还需要得到剧团领导和作曲者们的理解和支持!作为戏曲广播编辑的我也愿为“戏曲歌”的崛起摇旗呐喊。愿借“戏曲歌”的优势,架起一座使青年朋友能够接近戏曲殿堂的“桥梁”!
(原载1989年5月《福建戏剧》)
闽剧艺苑发新技
记四位获一等奖的青年演员
陈淑英
在不久前举行的省首届优秀青年演员表演比赛中一百多位才横溢的新秀获奖。其中,省闽剧实验剧团的林瑛、林聪中、陈楠和福州市闽剧院一团的林培新获得一等奖。他们的精彩的表演,博得了广大观众的热情赞赏。
闽剧旦角后起之秀林瑛。在这次比赛中是地方剧种中得分最高的一位青年演员。她十岁考入省闽剧实验剧团学员班,拜闽剧名旦黄荫雾等为师,主工青衣,兼学花旦、正旦,曾经扮演过唐惠仙、秦香莲、阿庆嫂等性格迥异的妇女形象。一九七九年被评为省优秀青年演员,去年被选为第五届全国妇代会代表。林瑛的扮相秀丽多姿,唱腔清亮新颖,表演大方沉稳,气质坦然,富有激情,同时能深入角色,创造人物。在这次比赛演出的《卓文君》中,她的演唱不论是板式的安排,还是唱腔的运用,都能注意从剧情和人物性格出发,依人而定、依情而变,从而栩栩如生地塑造了卓文君这位命运要自主、人格不可辱、敢于向封建婚姻制度挑战的古代奇女子的形象。
林聪中是省闽剧实验剧团的主要演员。他年轻时考入省艺术学校闽剧班,近年来,又得到闽剧老艺人李铭玉的精心指导,各方面进步很快,先后成功地塑造了《贩马记》中的赵宠、《梅玉配》中的许金梅和现代戏中的李玉和、郭建光等艺术形象。他的唱腔委婉圆润,表演细腻潇洒,能很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在这次比赛中,他较好地塑造了《曲判记》中刘剑平这位年少得志、官高爵显的新任按察使的艺术形象,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曾由省闽剧实验剧团带班学戏的陈楠,戏路较宽,扮相端庄秀美,唱腔俏丽甜亮、表演诙庇风趣,质朴明快。二十多年来,她成功地扮演了《全家乐》中的大娘、《辕门斩子》中的佘太君和现代戏中的李铁梅等角色,深受观众的好评。一九七九年被评为省优秀青年演员,曾获省唱腔会演演员奖、省戏曲会演演员奖。在这次比赛节目《梅玉配》中,她惟妙惟肖地塑造了王九妈这位善良热情的劳动妇女形象,受到人们的赞赏。
象上面几位青年演员一样,林培新在学艺中刻苦磨练,成功地扮演了《白蛇传》中的许仙、《红嫂》中的彭排长、《白毛女》中的大春等角色。在这次比赛节目《奄堂会母》中,他塑造了申贵辛这位潇洒儒雅的官家少爷形象,唱腔如泣如诉,表演细腻真实,同时注意刻划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观众得到美的艺术享受。
(原载1984年2月26日《福建日报》)
电波传四海  笑从东方来
——上海国际相声交流演播活动一瞥
通讯  陈淑英
四月的上海,万紫千红,媚如画幅。由上海、福建、北京、天津、广东、山东、海峡之声、黑龙江、哈尔滨、大连、安徽等十一家广播电台联合举办的国际相声交流演播活动在沪举行,它以笑的艺术为人们送来了浓郁、醉心的芳香。
这次活动云集了三十多位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相声表演艺术家。国内有侯宝林、马季、赵炎、姜昆、唐杰忠、常宝华、常贵田、侯跃文、石富宽、师胜杰、于浮生、牛群、冯巩、笑林、李国盛、于连仲、丁广泉、王金宝、刘伟、刘惠等。国外有美国的吴兆南,新加坡的韩劳达、杨进彬、黄家强,马来西亚的姚新光、林游川,加拿大的路世伟(艺名大山),巴西的星海,坦桑尼亚的阿玛尔,还有来自祖国的宝岛——台湾省的王振全、叶怡均、郭志杰、盛大荣,真可谓笑是荟萃、盛况空前!这不仅是国际相声界的第一次盛会,同时也是我国广播同行的一次大团结大协作大交流的盛会!国内外相声艺术家们精彩绝伦、妙趣横生的表演,令人捧腹不己,我们仿佛走进了笑的殿堂……
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二立、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局长龚学平等为这次活动写来了“银波传四海、笑从东方来”、“人间难得长欢笑”、“艺术交流、笑星荟萃”、“发展相声艺术、促进文化交流”等题词,为这次活动推波助澜,增辉添色!
这次国际相声交流演播活动演出了七场二十个相声节目,举行了两场相声艺术研讨会和一场南北曲艺演员联欢晚会。这些活动不但丰富了十一家电台的相声演播节目,而且还把中国传统的笑的艺术引向了世界,促进了海内外的文化艺术交流。
相声是我国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相声艺术交流活动加强了海内外华人的团结,加深了海内外华人相互间的感情。新加坡韩劳达先生在研讨会上说:“新加坡的华族占76%以上,有很多方言群,如福建、广东、海南等,各方言群又有集团,推广相声对于加强华族凝聚力有着非常大的功效。所以相声在新加坡不仅仅是一门艺术,而且还是华族团结的基石之一。”马来西亚姚新光先生(福建古田县人)在研讨会上说:“在马来西亚,华族占30%以上,但华族本身都讲各自的方言,彼此之间缺乏共同语言,相声活动对推广华语有很大的影响,相声艺术是我们华族团结和友爱的象征!”
在这次相声演播中,侯跃文、石富宽合说的《口吐莲花》倍受广大观众的青睐!侯跃文的表演轻松洒脱,说学逗唱,功底深厚,于幽默中包含深刻哲理,娱乐中给人启迪。而石富宽的捧哏则深沉稳重,恰到好处,他与侯跃文搭挡,配合默契,真可谓绿叶红花两相扶。马季、赵炎、王金宝合说的群口相声《一仆二主》,别开生面,辛辣地讽刺了当前社会中某些人见官就溜须拍马的恶习,也博得广大观众的阵阵赞声,还有常宝华、常贵田叔侄俩在《相面》中的配合和谐默契,天衣无缝。一明快干脆,充满激情;一稳重深沉,恰如其分,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
此外,姜昆、唐杰忠、大山(加拿大)三人合说的群口相声《金刚腿》,于连仲、丁广泉、星(巴西)、阿玛尔(坦桑尼亚)四人合说的化妆相声《子教三娘》,师胜杰、于浮生合说的相声《洞房絮语》,牛群、冯巩合说的相声《出口成章》,笑林、李国盛合说的相声《双星会战》,刘伟、刘惠合说的相声《楼上楼下》,台湾王振全、叶怡均、郭志杰、盛大荣合说的相声《歪批流行歌曲》,新加坡杨进彬、黄家强合说的相声《情歌串串》,马来西亚姚新光、林游川合说的相声《马来西亚风情画》,美国吴兆南和常宝华合说的相声《报菜名》等,都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演技各显其妙,令人忍俊不禁,给人留下美好难忘的印象。
(原载1990年《福建文化之窗》第7期)
闽剧唱腔广播讲座回顾
陈淑英
近年来,戏曲不景气同样影响着戏曲广播。广播听从和剧场观众一样,在精神生活方面有新的追求和选择,多半对戏曲艺术不感兴趣。(尤其是青年听众)这里既有审美趣味、审美习惯变化的问题,也有对戏曲艺术不了解、不熟悉或缺乏戏曲的基本知识等原因。所以,系统地、科学地为听众介绍戏曲艺术知识,首先是戏曲的唱腔,有意识地引导广大青年听众,在欣赏戏曲唱腔美的感受中,增强对戏曲艺术的兴趣与爱好,是戏曲广播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去年,福建广播电台戏曲组在节目中开办的闽剧唱腔广播讲座,就是这种形势要求的新产物。
    这个讲座共二十二讲,每讲半小时。播出后,效果意外之好。听众不断来信要求重播,以致不得不反复重播了十几次,听众来信认为讲座有“百听不厌”之妙;是讲座帮助他们认识了并爱上了闽剧,表示要将讲座录下来以供不时欣赏,并象对待艺术品一样永远保存下来;一些专业的闽剧音乐工作者也认为电台做了他们想做而没能做成的事,是为振兴戏曲办了一件实事。他们建议将讲座出版、出盒带,供省艺校闽剧班教学之用,等等。
听众为了鼓励我们,来信不免有过誉、溢美之处。但是来信作为一种信息的反馈,是值得重视的。它反映了当前听众(观众)的需求,而合理地满足他(她)们的要求,恰恰是这个讲座的成功奥秘。在观(听)众学兴起的今天,分析一下这个奥秘,我想不是没有意义的事。
看来,知识性的东西,只要安排得当,听众不仅会接受而且也是他(她)们的迫切要求。讲座循序渐进地节目中向听众介绍了闽剧和闽剧唱腔的概况;闽剧的发生、 形成、发展及闽剧唱腔的分类、曲牌及其特点,之后,又在每讲中逐一介绍每支曲牌的速度、节奏、旋律、板眼、行腔、用途、曲调结构、调性变化、感情处理、伴奏乐器等,并结合精彩唱段加以具体分析。这样使得广大听众(尤其是青年听众)在审美享受的同时,熟悉了闽剧唱腔曲牌,获得了闽剧及闽剧唱腔的基本知识。当然,要达到这个最高目的,在讲座中加强趣味性,以满足听众的审美趣味和审美心理,是十分重要的趣味性的含义很广,它与娱乐性、节目的艺术性、艺术魅力、美感以及人们的审美趣味、审美心理等是紧密相连。当前听众的审美趣味和心理,较多地表现在趣味性和娱乐性上,所以我们一方面尽量选择最有影响、最有代表性的剧目(如《陈若霖斩皇子》、《紫玉钗》、《珍珠塔》、《夫人城》等)和脍炙人口的著名演员(如:郑奕奏、洪深、郭西珠、李铭玉、林玉枝、胡奇明、林聪中、李少华、林宝英、林淑英等)的优秀唱段,经过润色加工,增添其光彩之后播出;另方面尽量采用深入浅出的介绍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听众都能听懂,都能接受。
在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同时,我们还采用了系统性的介绍方法,以适应听众的欣赏习惯,加强与听众的情感交流。闽剧听众的欣赏习惯一般都喜欢顺序、系统收听。为此,我们采用了序列性的介绍方法,即按闽剧唱腔的四大类顺序和每类曲牌的顺序逐一加以介绍。闽剧唱腔四大类顺序是:江湖、洋歌、逗腔、小调。江湖类曲牌顺序是江湖、江湖叠、滂子叠、柴牌叠、阴调、改良诉牌叠等。洋歌类曲牌顺序是:清言词、金湘、花鼓、花鼓相骂、一枝花、双蝴蝶等。逗腔类曲牌顺序是:宽板、宽板吟、宽板叠、急板、急板叠、倒板等。小调类曲牌顺序是:茉莉花、五更寒、更鼓、更打、小小鱼儿、铁断桥等。有时我们在一场戏中也按剧情发展的时间顺序来介绍曲牌。例如在第十四讲中,我们就以《夫人城》中的“胁降”一场为例,从这场戏的剧情发展顺序来介绍逗腔类中几个曲牌的联接运用。我们一共介绍了一百多首曲牌。只有这样按顺序介绍,才能使“讲座”自始至终与听众的情感紧密连结在一起,不时激起听众心底的涟漪,也只有这样序列性的介绍,才能使听众得到完整的闽剧唱腔知识,扩大了知识领域,陶冶了生活情趣,提高了欣赏能力。
显然,闽剧唱腔广播讲座之所以受到听众欢迎,当然是与广播的特点分不开的。所谓唱腔广播,顾名思义,兼有唱腔和广播两个特点,而唱腔则是通过广播的能动作用来体现的。这就是通常说的“扬独家的优势、汇天下之精华”。例如闽剧唱腔广播讲座中的每个曲牌都是抽选最好演员演唱的最精彩的唱段,经过精心灵制而成,然后又通过广播的特点之一——声音(包括语言、音乐、音响)而派生出来的,因而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最能吸引人。听众反映说:“同样都是一个演员演唱的选段,通过你们电台广播出来,就特别好听。”这就是广播的特长,也就是作为听觉艺术的闽剧唱腔广播讲座所具有的其他艺术所不可替代的美学特征。
(原载1987年《福建戏剧》第二期)
艺坛辛勤八十春
七月四日上午,夏日炎,骄阳似火,座落于福州西湖之滨的福州市闽剧院一团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由福建省文化厅、省戏剧家协会、省艺术研究所、福州市文化局、省闽剧老艺人之家联合主办的庆祝闽剧表演艺术家陈春轩从艺八十年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省市有关领导、文艺界人士和海外侨胞共二百多人出席了庆贺会。
庆贺会气氛热烈、盛况空前。程序,袁启彤、黄明、许怀中、万里云、潘心城、沈觐寿、丁仃、郭风、陈贻亮、卓青、郑世植等为陈春生发来贺词贺信;省、市、县闽剧团和陈老的五代弟子李铭玉、李铭轩等纷纷送来题为“德高彪炳戏史,艺精传启后人”、“山高水长”、“高山仰止”、“艺苑良师”、“德高艺著、演员楷模”、“艺高德望、誉满十邑”、“艺术精湛、继传后人”、“德高望重”、“德高艺精”、“一代宗匠、德艺可风”等三十多面锦旗和贺匾。
省委副书记袁启彤在贺信中说:“陈老一生始终热爱着一种事业,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献给了闽剧艺术,在舞台上风风雨雨渡过了整整八十个春秋,这种对事业矢志不渝执着追求的精神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在艺术上刻意求精,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倾注心血培养新秀,为闽剧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为人正直、艺德高尚。因此,他在戏剧界享有很高的声望,受到人们的赞誉是理所当然的。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何少川委托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主席许怀中向陈老表示祝贺和敬意。许怀中在庆贺会上说:“希望文艺界学习陈老无私奉献、勤学苦练、不断奋进、善于继承、勇于创新、对艺术精益求精、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对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以及精心培育下一代、诲人不倦、识大体顾大局不计个人利益的高尚艺德。”
是啊,八十年来,陈老在艺术上一丝不苟地吸取,一刻不停地奉献和孜孜不倦地追求,的确已成了演员的楷模。那近百出闽剧武功戏的演出,近百名学生的茁壮成长,就是他奉献的硕果!他贡献了很多、很多,而获得却是很少、很少……
庆贺会进入了高潮,在悠扬动听的闽剧音乐声和阵阵鞭炮声中,五家主办单位领导将题为“品艺高尚”的贺匾赠送给陈老全场立即响起一阵掌声。此时此刻,陈老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饱含热泪说道:“我衷心感谢党和人民政府对我的关怀,有了共产党,才有我今天。我热切希望闽剧界同仁要更加热爱党、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我衷心希望下一代比我演得更好,希望闽剧武戏这朵花开得更加鲜艳!”
是的,没有共产党,那有陈老的今天!
陈春轩,艺名“嘉宾俤”,今年八十六岁。他七岁因家境贫穷,被迫卖入“旧赛乐”闽班学艺、北京、昆、徽剧演员林月宝、陈昂丁、翁成坤、李春来(盖叫天的师傅)等为师,专工武生。
  从此,闽剧艺术伴随他度过了八十个春秋,八十年来在艺术实践中,他不断探索,奋力拼搏,善于继承,勇于创新,博才众长,形成了勇猛、豪放、洒脱、健美的陈派艺术风格,被誉为“闽剧武生宗师”和“福建的盖叫天”。
陈老在二、三十年代,曾四次到台湾演出,历时五年,足迹踏遍台湾省各地,与台湾人民结下了深情厚谊。他的演出博得台湾观众的热情赞赏和高度评价,曾获得八块金牌,赢得“名扬海外”、“人格端正、勇神武威”的美誉!他的代表作《八大锤》被拍成无声电影,这是闽剧最早搬上银幕的一出戏。该影片在港澳和东南亚华侨居住地放映,深受欢迎。
八十年来,陈老艺高德高品更高。他处处事事让名让利,无私无怨、“利居众后,责在人先”,他带伤忍痛演出,宁可让自己身上的血往外滴流,也不让戏一时中断,他始终把艺术事业、集体荣誉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心中装的是无数观众,唯独没有他个人的得失,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品质啊!
古往今来,凡有成就的人才,他们身后留下的足迹无不深深刻着两个大字——勤奋!陈老的成功,靠的是他对闽剧事业的拳拳之心、对艺术锲而不舍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勤奋!
庆贺会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圆满地拉下帷幕。会后,全体人员参观了陈老从艺八十年展览会,展览会里展示了陈老各个时期艺术活动的各类照片和各种报刊评价、传艺生活以及参加社会活动的图片资料。展览会里“誉满剧坛、名扬海外”、“武生宗师、桃李芬芳”、“艺高德厚、春华秋实”这二十四个金字熠熠生辉、耀眼夺目,它概括了陈老八十年来的艺术成就与高尚品德。
晚上,在省人民剧场举办闽剧武行艺术表演专场,由陈派及各派传人联合演出陈老当年的剧目《火烧连营寨》、《斩经堂》、《栏马》、《柳太太》等片断,受到广大观众的热情赞赏与高度评价,充分显示了陈派艺术的魅力。《连营寨》气势雄伟,画面多彩,武功精湛,令人叫绝!陈派传人李铭轩、林秀金、林莲弟、陈志樵的表演勇猛洒脱、干净利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斩经堂》中的吴汉朴演者林天梓是陈派第四代传人,他文武●乱不挡,唱腔刚柔相挤,获得好评。陈派第三代传人杨木全在《栏马》中的表演很好地继承了陈老的豪放勇猛、矫健敏捷的艺术特色、赢得阵阵掌声。《柳太太》别开生面,独具一格,喜剧味浓,令人捧腹!陈派传人刘平华、詹剑峰、杨木铨、陈奕增、陈连弟等人的表演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尤其是刘平华的武艺很好地继承了陈派挺拔苍劲惊险耐看的艺术风格,给人们美的艺术享受。
(原载1990年《福建画报》第10期发表时有删节,现恢复原样)
驰名台湾省的陈春轩
陈淑英
陈春轩(又名“嘉宾俤”)是一位武功全面、长靠短打兼优、跌打翻滚是全的著名闽剧表演艺术家,早在六十多年前就驰名台湾省。台湾的老一辈戏曲观众对“陈春轩”这三个字是有口皆碑的,他那精湛的演技曾经拔动了多少人的心弦,赢得了多少人的喝彩声!曾记得他在《八大锤》中扮演的陆文龙,英武俊俏、栩栩如生;在《伐子都》中扮演的子都,武艺超群,唱做具佳;在《长坂坡》中扮演的赵云,身披大靠蟒袍,头顶翎冠羽翅,胸带护身宝镜,脚穿厚底靴子,手抱着阿斗,一手持戈,负重空翻,动作是那么干净利落,惊险耐看……这些活灵活现、生动逼真的艺术形象,曾给台湾戏曲观众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因此,他们说:“做戏有绝招,看戏看拿手,看《摩天岭》、《长坂坡》要看王桂兴(按:王桂兴是当年上海大舞台京剧一流武生,和盖叫天同享盛名,那时也在台湾);看《青松林》《一箭仇》要看张德俊(按:张德逡是现在中国京剧院二团团长张云溪之父,当年也在台湾);看《伐子都》《八大锤》《铁公鸡》要看陈春轩。”他们称赞陈春轩是“活子都”,“活陆文龙”。
解放前,陈春轩曾经四次到台湾演出,历时五年之久,所以他把台湾看成第二故乡。这四次赴台演出都是应台湾省中华会馆(福州同乡会)的邀请而去的。现将他每次赴台的时间和演出剧目记要这如下:
第一次是在一九二二年秋至一九二三年秋,他随“旧赛乐”闽班赴台,演出剧目有《长坂坡》、《伐子都》、《花蝴蝶》、《金雁桥》、《铁公鸡》、《游龟山》、《妒磨》、《水淹汤阴县》、《四杰村》等。
第二次是在一九二七年秋至一九二八年秋,他随“三赛乐”闽班赴台,演出剧目有:《莲花湖》、《落马湖》、《连环套》、《拜山》、《偷钓》、《金钱豹》、《恶虎村》、《摩天岭》、《阳平关》等。
第三次是在一九二九年九月至一九三○年八月,他随“新赛乐”闽班赴台,演出剧目有:《关公走麦城》、《八大锤》、《斩马谡》、《四霸天》、《阎瑞生》等。
第四次是在一九三五年末至一九三七年七月底,他又随“旧赛乐”闽班赴台,演出剧目有《庞娟害孙膑》、《郑恩打陶园》、《兵变陈桥》、《反皇城》、《龙虎斗》、《岳飞传》等。
这四次赴台演出不论是严冬酷暑,还是刮风下雨,每天都是日夜两场,而且场场座无虚席,每天的广告中都写“福州第一武生陈春轩主演”这十一个字,同时还刊登他的剧照。闽剧武戏一时轰动了台湾省。记得在台北演出《水淹汤阴县》时,外地的观众不远千里、不惜花钱乘车到台北观看,看完后住旅馆第二天才回去。
这次四次赴台经常演出的剧场有:台北新舞台、永乐座、淡水戏园、台南大舞台、台中座等。此外,还到基隆、火山、北豆、洪山、桃园、彰化、新竹、斗六、嘉义、北港、草鞋滩、六港、高雄、潮州、华寻港、凤山等地巡回演出,他们几乎跑遍了台湾省,所到之处都受到当地人民包括高山族同胞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支持。台湾同胞亲切地称呼他们为兄弟,他们之间相互帮助,情同手足。在五年多的演出中,陈春轩和台湾同胞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了更安心地在台湾传授闽剧艺术,让闽剧之花开花遍阿里山头,一九三五年,陈春轩还将爱人和刚满周岁的长子都带到台湾去住了近两年时间,在回榕时,台湾同胞特地精制了两面锦旗赠送给他,一面锦旗上书“名扬海外”四个金字,另一面锦旗上书“人格端正、勇神武威”八个金字。这就是台湾同胞对陈春轩的赞扬和鼓励!
此外,陈春轩的许多师兄弟和艺友,如当年和他一起演出《八大锤》的著名老生陈开明和名丑薛依银、花旦陈桂轩、老生杨何惠、老旦何帮雅、武丑李月三等人,都先后留在台湾,长期地为台湾人民表演和传授闽剧艺术。
星移斗转,光阴荏苒,随着岁月的消逝,陈春轩现已年逾古稀,当他回忆起自己四次赴台演出的经历时,心中总是充满着无比激动之情,他常说:“闽台两省山相依,闽台人民骨肉相连。虽然几十年已经过去,但是台湾人民对闽剧的热爱盛况却依然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那些留在台湾的师兄弟也经常使我梦魂相牵,翘首东望。”他是多么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早日统一啊!多么希望能在有生之年与台湾同胞以及在台的师兄弟重逢聚会啊!
(原载1982年《舞台与银幕》第14期

弘扬民族文化  发展相声艺术
——上海国际相声交流演播观感
陈淑英
四月的上海,万紫千红,媚如画幅。由上海、福建、北京、天津、广东、山东、海峡之声、黑龙江、哈尔滨、大连等十一家广播电台联合举办的国际相声交流演播活动在这里举行,它以笑的艺术为人们送来了更加浓郁、更加醉心的芳香。
这次活动云集了三十多位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相声表演艺术家。国内有:侯宝林、马季、赵炎、姜昆、唐杰忠、常宝华、常贵田、侯跃文、石富宽、师胜杰、牛群、冯巩、笑林、李国盛、于连仲、丁广泉、王金宝、刘伟、刘惠等。国外有美国的吴兆南、新加坡的韩劳达、杨曲彬、黄家强。马来西亚的姚新光、林游川,加拿大的路世伟(艺名大山),巴西的星海,坦桑尼亚的阿玛尔,还有来自祖国的宝岛——台湾省的王振全、叶怡均、郭志述、盛大荣,真可谓笑星荟萃、盛况空前!这不仅是国际相声界的第一次大盛会,同时也是我国广播同行的一次大团结大协作大交流的盛会!我有幸自始至终参加了这次大盛会,观摩了国内外艺术家们那精彩绝伦、妙趣横生、令人捧腹的七场演出,真是大饱耳福、大开眼界。
常言道:“笑一笑十年少”。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确离不开笑!君不见,人有七情,“喜”居其首;世有百态,“笑”扬其长。笑可以除病痛去烦恼,延年益寿;笑可以讽陋习刺时弊扶正祛邪。自古盛世多笑声,笑是我国人民坚定信念、阔步奋进的表情特征;笑是我们广交朋友,增进友谊的国际语言。著名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为这次活动题写了“八间难得长欢笑”的词句,更表明了笑的作用。相声作为笑的艺术,在我国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这次国际相声交流演播活动不但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了我们十一家电台的相声播出节目,而且还把中国传统的笑的艺术引向了世界,把海外的相声名家招募到中国来。这些名家不但给我们带来了笑声、带来了艺术、带来了友谊,而且还促进了海内外的文化艺术交流,推动了我国相声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相声是我国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源于北京,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自它问世以来,一直久演不衰。今天的相声已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赢得了天南地北男女老幼的心,成为不同职业不同爱好的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最富有感染力的一种艺术形式。如今的相声不但已流行于全国,而且还播扬到海外,受到海外华裔、港台同胞和国际友人的青睐。在海外,相声是华族团结的象征,它起到了促进华族团结的伟大作用。正如新加坡韩劳达先生和马来西亚姚新光先生(福建古田县人)所说的:“在我们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华族占有很大的比例(新加坡占一半以上,马来西亚占30%以上)。但华族本身都讲各自的方言,彼此之间缺乏共同语言,而推广相声对加强华语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我们那里,相声不仅是一门艺术,而且是我们华族团结的象征。它对促进我们们华族的团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衷心祝愿我国的相声艺术在中国扎根,在世界播种开花。”
这次国际相声交流演播充分证明了相声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们的国宝。人民群众十分喜欢相声,这是令人可喜的现象,同时也证明了我国的相声现在不但没有滑坡,而且还在不断发展。我深信通过这次艺术交流,将会进一步繁荣我国的相声创作,进一步推动我国相声艺术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发展相声艺术,我们省曲协应该充分重视笑的艺术凝聚力。应该经常开展相声创作,相声演出等比赛活动,积极培养我省的相声演员,进一步繁荣我省的相声创作。作为省电台戏曲编辑的我,应该继续办好相声广播,办好本台的“笑笑笑”、“相声与音乐”、“曲艺”节目。今后我要继续横向联合,与各兄弟台继续联合举办各种活动,以丰富相声播出节目的来源。平时除了播送相声节目和幽默小品外,还要努力向听众介绍相声知识和相声表演艺术家的情况等。让我们通过电波把相声艺术家们那千姿百态的笑播扬到五湖四海,送到千家万户,让广大听众的家庭和生活永远充满欢声笑话,让笑声驱散我们的烦恼,让笑声为我们争取工作和学习的更大进步!
(原载1991年《福建曲苑》)
局限与糟粕
陈淑英
我们省电台文艺部戏剧组同志看了林戈明同志的文章后都有不同的意见,我们认为如果《珍珠塔》被否定,那所有的传统戏都应该受到否定。我认为《珍》《甘》《苏》这三出戏的主题思想都是批判欺贫爱富的势利思想,而不是宣扬什么封建的荣华富贵。这三出戏我们电台录了两出(《珍》剧和《甘》剧),而《苏》剧因为这个别台词写得太过份了些,故没有录音。
《珍》《甘》剧自录音两年多来,不知播过多少次,不但全剧播,选场也播,选段也播,但仍然满足不了听众的要求。两年多来,我们收到省内外许多听众来信,要求重播,直到昨天,还收到三明地区的几位听众来信,要求重播这二出戏,听众来信都说这二出戏(特别是《珍》剧)是百听不厌的,我们的广播受到了一定的社会效果,这说明了什么呢?为什么广大观众、听众会这么喜欢这二出戏呢?当然,不能否认这和演员的阵容强大(特别是《珍》剧)有很大关系,但剧本好不能不说是个主要原因。我认为《珍》剧始终贯穿一条主线,那就是批判姑母欺贫爱富的势利思想。请看戏一开始,姑母一出场就在各官夫人、奶奶、小姐面前自夸的那段唱:“记先严那年是五十寿辰……想将来配一对陪嫁翠娥”。这段唱把姑母那种趋炎附势、势利虚荣的丑恶面目刻划得淋漓尽致。接着,方卿来借贷,她对方卿的态度是冷笑、歧视、奚落……戏演到这里,观众对姑母的势利非常憎恨,而对方卿却非常同情。戏接下去到第十场方卿唱道会母的一段唱:“势利眼、势利睛,劝人莫学苏秦母,万载千秋骂罪名……唱当初,韩月娘,势利臭名天下传……姑母大恩永不忘”。这段唱字里行间都是批判姑母的势利思想的,观众看到这里个个拍手称快,这就是这出戏引起观众强烈共鸣的关键所在,也是这出戏富有现实意义的主要原因。请问,象姑母这样的势利人难道今天还少吗?我看大有人在,今天不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领导拍马屁、献殷勤、奉承甚至送礼等等无所不为。这出戏的演出可以说对这些人是个有力的谴责。
当然《珍》剧是产生在封建社会,难免有它的历史局限性。关键是我们要用历史唯物主义来看这些传统戏,我认为历史局限性和封建性糟粕不能混为一谈。例如《珍》剧中的陈翠娥,这是正面人物,在方卿穷途落魄时她是那样同情他,爱他,赠银给他,赠塔给他,并暗许终身,这是难能可贵的,应该给以肯定。但在她身上还有不足之处,那就是当彩屏告诉她说方卿做了道官时,她一下子就哭了,当彩屏拿出金印给她看时,她立即笑了起来,这就是她的历史局限性,但并不是封建性糟粕,因为当时的封建社会决定她不能嫁给一个道官,所以她哭了。
我认为《甘》剧的主题思想不仅是批判了王莲欺贫爱富的势利思想,还在于阐明了一个道理:对一个人不能只看一时一事就冒然下结论,应该从教育帮助出发;一个人不怕犯错误,只怕不肯纠正,若能及时悬崖勒马,迷途知返,那就是“浪子回头金不换”。这就是这出戏受到观众好评的主要原因。从我们电台来说,广播这出戏还有一层更深的意义,那就是这出戏证明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个省,很早以前就是这样。
但话说回来,我认为这三出戏和《团圆之后》、《钗头凤》、《孔雀东南飞》、《十五贯》、《陈若霖斩皇子》等相比,那就显得逊色些。我希望各个闽剧团,尤其是市县闽剧团今后应该多演些格调比较高的闽剧,也就是多演些有较深教育意义的优秀剧目,因为传统戏剧非常丰富,特别是京剧有很多很有教育意义的剧目,我们闽剧为什么不能多演些这些戏呢?好,我就谈这些,不妥之处,请批评指出!
(发言整理)
(原载1980年11月《福建戏剧通讯》第10期)
闽台同怀陈春轩
今年4月7日,是我父亲陈春轩谢世五周年的纪念日。父亲又名“嘉宾俤”,1905年出生于福州一个贫苦的工人家庭。因生活所迫,7岁就被卖入“旧赛乐”闽剧班学艺,先后拜京、昆、徽剧演员林月宝、陈昂丁、翁成坤、李春来等为师,专工武生。在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他博采众长,勤奋探索,形成了勇猛、豪放、洒脱、健美的艺术风格,演出了一百多出闽剧古装戏和时装戏,并培养了近百名闽剧后起之秀。
早在二三十年代,他的演艺就蜚声剧坛,名闻遐迩,曾四次应邀赴台湾省演出,历时五年之久。演出的剧目有《长坂坡》、《伐子都》、《花蝴蝶》、《金雁桥》、《铁公鸡》、《游龟山》、《四杰村》、《莲花湖》、《落马湖》、《连环套》、《拜山》、《偷钓》、《金钱豹》、《恶虎村》、《关公走麦城》、《八大锤》、《斩马谡》、《四霸天》、《庞涓害孙膑》、《郑思打陶园》、《兵变陈桥》、《反皇城》等。
1934年,父亲在福州主演的闽剧《八大锤》被拍成电影。这是闽剧有史以来第一次被搬上银幕。该片在闽台两省和港、奥、东南亚等地放映,深受剧迷们欢迎。
由于父亲对闽剧艺术锲而不舍,刻苦磨练,善于借鉴,敢于创新,故成绩卓越,被誉为“陈派”。他的事迹已被载入《中国艺术家辞典》。他生前拍摄的介绍他艺术成就的电视专题片,1992年9月23日在美国中文电视台播出,深受旅美华人的欢迎。这也是福建省第一位艺术家的艺术成就获得美国人民的了解和赞赏。他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陈淑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方式|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C版|站点统计|福建闽剧网 福州闽剧 京ICP备09042978号-1

GMT+8, 2024-3-28 19:06 , Processed in 0.16927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