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剧网

 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997|回复: 0

闽剧的源流与发展历程

[复制链接]
剧团二伯 发表于 2013-3-21 13: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闽剧的源流与发展历程

   闽剧,俗称“福州戏”,是福建省五大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福州地区和古田、宁德、福安、周宁、霞浦等福州方言区以及南平、三明、尤溪、顺昌等县市,并随闽人的足迹,传播到港澳台地区,东南亚各国与北美等地。闽剧最初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万历年间,在三四百年漫长的过程中,经历了“前三合响”和“后三合响”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阶段,在二十世纪初的辛亥革命前后,最终形成了一种多层次、多声腔、完整且颇具规模的地方剧种。

一、 闽剧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

   福州,简称“榕”,历史悠久。汉代起福州就成为福建的政治中心及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民间歌舞百戏活动盛行。至明清时期,福州社会迅速发展,全国各地与福州的商贸、经济往来频繁,文化交流亦十分繁盛,福州的地方戏曲活动由此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渐趋成熟。

   唐代,福州的歌舞百戏活动十分兴盛,演出频繁,如唐代宗(762—779)时,“福州观察使寄乐伎十人”。五代,梁开平二年(908),闽王王审知为迎接雪峰寺住持,特备百戏演出。王审知之子王延钧的王后陈金凤“善歌舞,通音律”;曾作《游乐曲》。

   两宋时期,中国戏曲初步形成,不仅流行于温州、杭州的南戏逐渐流入福建,福州本地歌舞杂戏的演出并不亚于任何地方。宋梁克家《三山志》曾记载福州元宵之歌舞杂戏的情形:“中架棚台,集俳优娼妓,大合乐其上”“群伎杂戏,迎往一大刹中,以览胜。”同时,福州籍的陈旸着《乐书》二百卷,其中有关乐舞、杂乐、百戏以及优伶等方面的记述、对戏曲历史的研究,颇有参考价值。至今在我国仅存的三种南戏戏文之一《张协状元》中,吸收了当时流行于福州的民间歌曲小调《福州歌》、《福清歌》作为曲牌。足见宋元时代,福州与南戏关系之密切,这些为福州戏曲日后的形成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开端。

   明嘉靖、隆庆时期,中国的戏曲发展到新的高峰,以昆山腔为代表的南曲流行于江南地区和东南沿海一带,并随着官道与商路开始了大流动,频频入闽,到万历年间,昆山腔在福建各地普遍流传。万历前后,福建涌现出一批戏曲作家、作品以及颇有见地的戏曲评论家,其中不乏福州人的身影,如福州的陈介夫作《异梦记》、陈轼作《续牡丹亭》、福清林章作《青虬记》和《观灯记》,长乐的谢肇淛、连江的陈第、福州的曹学佺等对戏曲都颇有研究,提出了许多精辟的看法。因此,福州的官宦、富豪也开始举办“家班”。当时的福州名宦邓原岳在《闽中元夕曲》中描绘了福州春节期间闹市演出昆曲的情景:“今宵雨霁转新凉,短拍长歌夜未央;学得昆山齐按拍,还珠门外月如霜”。万历三十一年秋(1603年),福州推官阮自华在福州乌山举行戏曲会演,邀请旅次福州的著名剧作家屠隆“为祭酒,梨园数部,观者如堵。”而曾在江苏嘉定任县令的陈一元,引疾回乡后,在衣锦坊家中,蓄有昆曲“歌童一部”,经常演出娱宾,自己亦常扮“大花”行当,故有“陈大花”之称,其居屋亦俗称“陈大花宅”。明天启六年(1626)与崇祯六年(1633)文人们曾集合洪汝含家观看传奇《鸣凤记》与《彩毫记》演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闽剧的雏形逐渐产生。

二、闽剧的三大源流:

   (一)闽剧声腔雏形之一的“逗腔”

   “逗腔”的创造者是福州西郊洪塘乡人曹学佺,曾从宦燕京、南京、徽州、四川、浙江、江西、广西等地,因触怒权贵谪迁归隐故里。一生爱好音律,精于此道。在回乡后,筑石仓园,建楼馆,蓄童婢,养歌伎,办家班,在已有的南曲声腔基础上,不断根据福州方言的特点创研新腔,唱腔旋律丰富流畅,颇有宫廷韵味。徐勃在《红雨楼集》中说到:“新篇乐府莺喉转”;“若使五音克谐,可咏可歌,一篇合道,可诵可观”。这种声腔就是现在闽剧重要组成部分的“逗腔”。曹氏曾于阮自华乌山会演的次日傍晚,在同一地点,让他的家乐演奏新腔,获得成功。尤其是福州民间音乐“十番”乐器——“头管”(又称投管、逗管)的使用,使其独具福州地方音乐韵味,并最终成为闽剧演奏不可替代的主要乐器,后人亦将之称为最有闽剧性格的乐器。
据对曹学佺家乡福州西郊洪塘乡有关“儒林戏”历史活动的调查,可知“儒林戏”是晚明时期福州民间音乐和外来声腔互相融合的产物,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已初步体现福州戏剧的特色。

   (二)闽剧源流之“江湖班”

   明末,在昆山腔流行福建之时,新兴的弋阳诸腔亦在民间开始崭露头角。源自江西的弋阳戏班,流行于山野江湖之间,沿途演唱谋生,“江湖班”因而得名。弋阳腔戏班大量流入福建,从闽北向闽江下游流动演出。起先“唱白皆土官话”,因福州群众不易接受,为了生存和发展,江湖班就与当地艺人结合,在道白上用福州方言,形成了土官话与方言并用的“江湖调”,使其表演生动明了,逐渐为观众所接受,成为福州地区主要的戏曲演出形式之一,也逐渐成为闽剧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榕城纪闻》载顺治十八年(1661)靖南王耿继茂自粤入闽,“王带戏子十余班,终日在南门石塔寺演唱,榜曰:‘靖藩’,看者每人索银三分”。

   (三)闽剧源流之“平讲班”

   一个地方剧种的形成,除了方言之外,民间“村歌社舞”的小演唱形式,也是其来源之一。邓原岳在《西楼集•春日杂兴》中,写诗咏叙福州的习俗,其一是:“官府行春咽管弦,大家齐到饔城边,就中一种田间曲,貌出村妆“逗腔”
这种村姑打扮,唱着田间小曲,饶有地方色彩的民间小戏,是闽剧另一来源--平讲班的雏形。所谓“平讲”,原指福州方言的代称,引申为福州方言演唱的戏曲,有明白如话,通晓易懂之意,如同泉州用方言演唱的梨园戏,叫做“做白字”,福州用方言写作的韵文,称“白字诗”一样。此时的“平讲”演出极其原始简单,用当地方言演唱戏文、声腔多吸收民歌俚曲,演唱时只用“刀鞘报”(稍经加工的砍柴刀鞘),配合锣鼓打节奏。表演动作质朴,接近生活。虽然只是一种纯粹的地方小戏,但却是当地百姓乐于接受和喜欢的戏曲演出活动,这也为“平讲”成为闽剧组成部分之一提供了民众基础。

三、闽剧的形成与发展

   清初,地方戏曲迅速发展。清嘉庆至道光年间,外来的徽班进驻福州,并受到闽省军政大臣的力捧,有固定的演唱场所和著名的班社,在福州剧坛居盟主地位。而儒林、平讲、江湖三种班社亦在各自的范围内活动。

   其一,在曹学佺去世一百周年,即清乾隆十一年(1746),朝廷追谥曹氏为“忠节”,儒林班东山再起,但他们仍沿袭早期儒林班规矩,只在深宅大院、城乡仕宦府第演唱,禁绝百姓观看。光绪初年,民间卢诗孙者,组织民间的儒林班,名为“醉园春”,对外公演。并继承洪塘儒林传统,不收戏资,只受馈赠,往返接送,宾礼相待,盛极一时。后因卢诗孙病逝,班社停歇,戏剧剧师高喜福继起聘请原班人员组织“驾云天”儒林班,每月发给固定工资,订出收取戏资标准,作公开演唱,城乡争相定戏,接应不暇。于是,福州相继办起了达云霄、赛月宫等十一家儒林班,加之原先的“梁父吟”和“醉园春”,俗称“十三家儒林班”。至此,民间职业班社正式出现。

   其次,流行于闽东北山区一带的“江湖班”,不断地方化后,于清中叶,也逐渐衍变成用福州方言演唱的江湖调,只是当剧中出现官员上场时,仍保留“官话”的痕迹。清代福州江湖班有假刘班、玉赓班、阿花班等。上演剧目有《陈世美不认妻》、《浪子卷席》、《四幅锦裙》、《监牢探媳》、《蝴蝶杯》、《凤仪亭》、《石秀上酒楼》、《双封侯》、《双钉判》、《大桥十八命》、《何文秀》等。

   而“平讲班”的曲调主要采用当地流行的“洋歌”和“小调”,不仅具有流畅活泼、明白如话,富有生活气息的音乐特点,而且把大量地方故事编入剧情,注重剧目的趣味性,如《红裙记》、《苏百万讨亲》、《招姐做新妇》、《三庆贺》、《三怕妻》、《橄榄记》、《灶君报》、《雷公报》、《双盘答》、《双摇会》、《胡涂借妻》、《亲母闹》、《闹菊园》、《知县斩按司》、《闹严府》、《三难新郎》、《双奇案》、《鸳鸯血》、《宝莲灯》等剧目。因而显得格外亲切。在清道光年间,已在福州地区广为流行,至光绪年间,达到鼎盛。福州地区涌现出“宝发班”、“旧仕梅班”、“新仕梅班”等著名的班社,凡福州方言区皆广泛盛行,一跃成为闽剧的另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是“前三合响”与“后三合响”阶段。为了招徕观众,争夺演出市场,一时间,儒林班、平讲班与江湖班三类班社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一是相互搬演和改编对方的优秀剧目,同时又创作新剧本;二是相互吸收学习对方的声腔和表演技巧,并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吸收其它班社和徽班、昆曲的艺术技巧,提高自身的演出水平,彼此界限逐渐消失,纷纷改称“闽班”,可与徽班一较高低。“闽班”的一场演出中,既能听到儒林班的唱腔,也能听到江湖班、平讲班的唱腔曲调,光绪九年(1883),福州诗人聂敦观写了一首《观剧》,其中有四句描写了当时这三种戏班的演出情况:“文章自古论常地,不及‘洋歌’人人易,灯竿高揭儒林标,傀儡居然登场试”。这就是所谓闽剧的“前三合响”阶段,大致从光绪年间延续到辛亥革命前。

   到光绪末年,“前三合响”闽班艺人开始拜徽班艺人为师。辛亥革命后,徽班逐渐没落,艺人乐师都先后转入闽班。此外,京剧班社也多次到福州演出,福州的艺人陆续向他们拜师求教。宣统二年(1910)年,被民众称为“学生戏”的话剧,在青年教师和学生中流传。此时的“闽班”演出,已融儒林、平讲、江湖为一体,并大量吸取徽班、京剧、话剧的养料,编演时装戏,创新舞台布景,在武功上又自创一派,先后建立了旧赛乐、新赛乐、善传奇、赛天然、乐天然的所谓“三乐、一旗(奇)、二头羊(然)”的著名班社”,时人称之为“榕腔”。这是闽剧发展史上的“后三合响”阶段。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闽剧完成了从几个各自独立的声腔剧种溶化形成为多声腔的地方戏的演变过程,初步形成了以儒林的逗腔为主,综合洋歌、小调、江湖、昆曲和徽调、京剧等声腔的较为完整、独立的地方新剧种,成为福州方言体系的代表剧种。亦名“福州戏”。其班社统称为“闽班”。民国十三年(1924)祖籍福州长乐的郑振铎先生将《紫玉钗》剧本送商务印书馆印刷出版,名以“闽剧”取代了“闽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闽剧进入新的历程。1952年,闽剧《钗头凤》获全国首届地方戏曲观摩大会一、二等演员奖。1954年,《炼印》获首届华东地区戏曲观摩大会剧本奖、导演奖、演员奖、乐师奖,并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成电影。1959年,《六离门》、《夫人城》晋京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改革开放后,闽剧《魂断燕山》、《天鹅宴》、《丹青魂》、《贬官记》、《画龙记》、《红豆缘》等剧目,相继获得全国优秀剧本奖、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全国性高奖。闽剧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善于广收博蓄,融汇创新,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方式|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C版|站点统计|福建闽剧网 福州闽剧 京ICP备09042978号-1

GMT+8, 2024-12-9 13:09 , Processed in 0.16797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