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剧网

 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802|回复: 1

陈春轩琐事

[复制链接]
闽苑欣韬 发表于 2009-6-16 06: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总说福州人不尚武,闽剧的武戏似乎也乏善可陈。但是请想象一下吧,闽剧舞台上也曾经旗帜飞扬,锣鼓声急,跟头翻得行云流水,刀枪舞得眼花缭乱……那叫做“头出戏”。当年能进会馆的闽班,头出戏必是武戏,开打热闹方能压得住台。闽班武戏大都是京剧剧目,如《挑滑车》、《走麦城》等。而等到著名武生陈春轩脱颖而出,闽剧武戏就不仅是头出戏了。
      陈春轩,为人耿直忠厚,武艺威猛神武,一生演过《八大锤》、《长坂坡》、《马陵道》、《三岔口》、《夫人城》等近百出古装和时装闽剧。
     1905年,陈春轩出生在福州苍霞洲一个贫苦店员的家里,兄弟姐妹七个,他是最小的。家中有哥哥嘉宾在“旧赛乐”打鼓,他就常常去瀛洲戏院看戏,看着看着,八岁的孩子就铁了心要把自己交给戏班。那年十二月,老板邵亨友用光洋五十元、直票五十元买下了陈春轩,艺契上写着艺龄五年四个月,生死由命,不过八岁的孩子又怎能知道今后要经历的种种苦难呢?
      渐渐地,陈春轩觉出了“戏子”的苦楚,尤其下乡演出,土台破庙,野店荒村,吃无饭菜,睡无眠床。有时睡在破庙中,半夜醒来,猛然见残月照着大鬼小鬼、金刚佛像,吓得魂出窍,教他如何不想妈妈。除了生活的艰苦,使他更难受的是世人鄙视的眼光,人说“养儿去做戏,不如没出世”。他懂世故,每回去“三山座”练功,宁愿绕道也不从姐姐家过。
      陈春轩引起世人关注,是有一年二月二在长乐营前演出。当他从三张叠起的桌子上空翻落地时,“嘉宾弟”的艺名便传开了。到他满十一岁,他已经演过《花蝴蝶》、《伐子都》等十几部戏了。小小的年纪也有自己的戏迷,福州洋头口头梳店老板量了他戏靴的尺寸,为他在上海订做了靴子,鞋帮上绣了“陈春轩”三个字。
   

      也就是在这一年,他母亲去世了。母亲十分疼爱这个最小的孩子,始终反对他去学戏。陈春轩学戏一心想赚大钱,要让妈妈过上好日子。贫苦人的心愿也简单,他妈妈只希望夏天有件香云纱。 陈春轩希望快快攒下钱来给妈妈买一件,可他尚未出师,就拿每月攒下仅有的几角钱搭戏班的“会”,可“会”没落山,钱已被哥哥给赌光了。母亲临终时让姐姐给她枕上二角钱,祈求来世不再两手空空,身无分文。十一岁的陈春轩很难过,妈妈等不到他赚钱,等不到他买香云纱了。为料理丧事,他找老板借钱,老板慷慨解囊,可是陈春轩为了偿还这笔债务,小小年纪就背上生活的重担,他直到十六岁才出师,为班主多干了整整三年。
      1921年,陈春轩出师,艺术上日臻成熟。相貌长得英武雄俊,四肢颀长,仪态魁伟,更难得的是他嗓音嘹亮,加上功底深厚、戏路宽,长靠、短打、勾脸、猴戏,文武生丑、唱念做打都不在话下。他演《长坂坡》中赵云,风流倜傥,凛若天神,开打动作潇洒优美而不轻飘,沉稳有力而不拙重,快而不乱,俏而不浮,独具风格。他演《伐子都》中的子都,骄横奸狡,骠悍轻浮,暗害颖考叔后,那种神情恍惚的情态非常生动逼真。在后来连续登台的《四霸王》,《大闹天宫》中,他运用了自己的闽剧舞台上首创的“九节鞭”抵住四杆真枪,刀光鞭影,交相辉映,着实令观众眼花缭乱,从此“嘉宾弟”驰名全省。
      陈春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四次到台湾演出。第一次赴台就受到观众热烈欢迎,每日二场,场场爆满。外地的观众为了看“福州第一武生陈春轩”,不远千里,赶来台北,住在旅馆等看戏。当陈春轩带着观众赠送的锦旗、金牌回到福州时,受到各界名流的热烈欢迎,码头上彩旗招展,鞭炮齐鸣,沿路摆设彩亭,击鼓鸣金,盛况空前。当日《中央日报》、《南方日报》都用大篇幅做了报道,那种“名角”的气派丝毫不亚于梅兰芳巡演美国回上海时的热闹。

      “嘉宾弟”红极一时,成为闽台两省尽人皆知的名演员。1934年,他主演的《八大锤》被拍成电影,在港澳及东南亚地区放映,声名远播海内外。可是这种“名角”的荣耀背后也有许多苦痛。抗战期间他曾被困台湾台南市,也曾被土匪扣在北双岛……戏子的艰辛他都一一领略到了。解放后,他到红旗闽剧团当教师。1959年随闽剧《夫人城》晋京演出,周总理接见了他,嘱咐他要好好培养年轻人,这时他觉出了自己演艺生涯的价值所在。晚年,陈春轩为闽剧艺术的传承做出了很大贡献。
       陈春轩的武生技艺脱胎于京班武戏,他的第一个师父是京班“啰啰”的武二花,名叫林月宝,陈春轩向他学了《花蝴蝶》、《伐子都》等四出戏。他还得到盖叫天师父李春来的指导,李是江南极负盛名的武生,他以身手轻灵迅速,开打干净利落见长,尤其精于短打,开短打武生一代之风,是京剧界三个主要武生流派之一“李派”的宗师。当时他在福州“三山座”开馆授徒,教了陈春轩“小翻”、“卧龙扫腿”、“十八响”等武功技巧,还传授了《白水滩》片断。除此之外,陈春轩经常观摩著名京剧演员董德春、上海头牌武生王桂兴、何月山等人的演出。不间断的学习和观摩使陈春轩的武艺和表演都有长足进步,最后创出自己的风格,开闽剧武生一代之先河。
剧团二伯 发表于 2018-10-18 10: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春轩(1905~1993年),艺名嘉宾弟,人称南方“盖叫天”。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生于福州台江苍霞洲白龙社贫苦店员的家庭。9岁被卖进闽戏旧赛乐班学艺,拜林月宝、翁成坤、林显丁为师,工武生。

  春轩勤学苦练,练功从不懈松,有空就压腿,得闲便踢跳。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猫窜、狗闪、鸡步、蛇行、虎扑、鹰击、风摆柳、燕穿梭等动态,加以模拟提炼,丰富自己的表演艺术。戏班下乡演出时,没有全身镜,他便跑到湖畔、池旁、江边,借水中倒影,纠正自己的动作架式。如逢月夜,又借月影看身段。有时到庙宇看到壁画,他也要从人物的造型上,寻找借鉴素材。

  民国11年(1922年),陈春轩满师时,艺术上日臻成熟,仪表魁伟,扮相英俊,嗓音高亢、清亮,加上功底厚、戏路宽,长靠、短打、勾脸、猴戏都十分拿手,成了全才武生。

  20年代后,陈春轩先后4次赴台湾演出,主演的剧目有《八大锤》、《长坂坡》、《四霸天》、《大闹天宫》等,他以真刀真枪开打,所表演的公孙子都的“云里翻”、赵子龙的“井台抓帔”、黄天霸的“九节鞭”等,轰动台岛,获8块金牌、两面锦旗。民国23年,陈春轩主演的《八大锤》拍成无声电影。

  1952年,春轩出任福州实验闽剧团副团长,1953年,福建省实验闽剧团成立后,春轩是团部艺委会副主任兼团部教师。1957年,他参加上海戏曲艺术讲习班,观摩盖叫天先生演出的武松,开阔了视野,并同盖老交流表演艺术和教学心得。

  1959年,陈春轩调到福州闽剧院红旗剧团任艺委会副主任兼团部教师。同年9月,他随福建省闽剧巡回演出团晋京献演《夫人城》。他担任该剧武功设计,兼演桓冲,受到周恩来总理好评,并鼓励他好好培训闽剧后代。  春轩回到福州后,即招收22名学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教授《天霸中镖》、《收水母》、《嘉兴府》等戏,还带领少年队下乡演出,并亲自坐场为学生司鼓,被传为佳话。

  1962年,福州市举办第八届闽剧传统剧目展览及老艺人示范演出。春轩主演《陆文龙》和《斩经堂》,这是他告别舞台的最后一次演出。他年近花甲,饰演吴汉,身扎大靠,脚着高靴,在台上翻滚跌打,平稳自如,使专家和观众都赞叹不已。

  春轩1979年退休,1985年福建省电视台为其录制《明月情思》的艺术生涯片段。

  1990年7月4日,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剧协等单位联合举办“陈春轩从艺80周年庆贺会”,充分肯定了春轩创始的闽戏“陈派”艺术。他擅长剧目有《八大锤》、《伐子都》、《长坂坡》、《闹天宫》、《四霸天》及《柳太太》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福建戏剧家协会顾问、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市政协委员。1993年4月7日,陈春轩在福州病逝,享年88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方式|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C版|站点统计|福建闽剧网 福州闽剧 京ICP备09042978号-1

GMT+8, 2024-3-29 03:43 , Processed in 0.15112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