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之桦(厦门市文化局原副局长):  在戏剧被日益边缘化的今天,对戏剧艺术坚持不懈地追求,提高戏剧的艺术水平,争得观众,扩大戏剧的生存空间,这对戏剧重新焕发生命力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对戏剧意义(社会价值)的追求尤其不能放弃,所以,《别妻书》特别引起我的关注,它是一个重大题材,体现出剧作者思考历史、社会现实的深远目光。0 V* Y1 R' J0 m# _& A 
 
' ^( }  r0 D+ ]8 a0 y  陈欣欣(一级编剧):9 \" W; Y# h" {3 z, t 
  看了几场戏,惊讶甚至是震动于演员的优秀。近年来,演员的表演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特别是龙岩汉剧团,不仅演员能唱,整体积极的演出面貌都出乎意料。# q- S1 _8 U; T8 Q 
, z8 N8 I# p: W 
  陈永森(一级导演): 
/ M$ }8 q* r; k6 D% c6 _  这次戏剧会演是个大收获,对我省戏剧的发展持乐观的态度。本次戏剧会演的戏,题材大众化,表现家庭伦理的戏也特别入戏。在这个阶段大量出现这类的戏是可喜的现象,也是艺术多元后一个必然的结果。很多戏还有很大的潜力有待挖掘。 
' o+ O6 ~8 c* C 
$ ^) i; U$ [- \% Z' b  方朝晖(一级编剧): 
. C( a, q  i$ z  新的编剧和新的导演的出现,而且起点很高,这是令人振奋的事情,福建戏剧的发展后继有人。我认为人才的收获比剧目的收获更重要,这次对人才的检阅也是空前的,说明我们这么多年来对人才的培养出了成果。虽然有些剧目还显粗糙,但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出现各种戏路、各种风格,说明艺术创作上,真正的思想解放。 
: q/ H- x6 i4 r 
! L, W8 \, Y$ v  林芸生(一级编剧):9 [( ]' v& s& `- |) w6 w( Z6 M0 ^ 
  在这次会演中,我有两点体会。首先,戏曲应根植于民间,根植于老百姓中,离开了大众化的戏曲就会失去受众。如果一味地往高、精、深的方向发展,它不可避免地会没落。我的老师曾言戏曲有三忌:一忌高不可攀,二忌深不可测,三忌奥不可妙。这也是要戏曲大众化、多样化的意思。其次,我们的戏在回归戏剧本体上做得很漂亮。比如《红裙记》,让人看到了原来闽剧也是可以编排得很好看很好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