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晚,当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周虹,凭借闽剧林派艺术的代表作《潘金莲》,在苏州领取第二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奖后,有着400年历史的闽剧,终于有了首位国家级女“梅花”。
当初周虹是如何走上闽剧舞台?是谁精心培植了这朵梅花?在“申梅”剧目《潘金莲》中,她注入了怎样的感情?生活中的她是个怎样的人……本报记者走进闽剧优秀旦角演员周虹的生活空间,给读者细细道来。 训练时曾暗自流泪 周虹来自美丽的侨乡福清海边,一方富饶的水土养育了她。小时候的她,生性开朗活泼,喜欢参加校园内的各种文娱活动,由此跨进闽剧艺术的大门。 1989年的春天,福建艺术学校的几位老师到福清招考闽剧班学员,周虹作为校文娱骨干被学校推荐。周虹告诉记者:“那时的我,对闽剧没有特别多的印象。福清属于福州,福清话与闽剧中的福州话相近,因此我报了名。” 15天的培训后,周虹被推上了考场。试嗓音条件、考反应能力、进行小品表演、测身高趋势……周虹只记得当时考核的项目很多,她过五关斩六将,跨进了艺校大门。与她同时进入艺校闽剧班的,还有现在在闽剧舞台上挑大梁的陈洪翔、陈琼、陈言芳等人。 5年的艺校生活,给周虹印象最深的是“魔鬼训练营”式的练功生活。 对艺校学生来说,最苦的差事要算“吊腿”。每天中午,老师会将学生的腿绑在柱子上,练金鸡独立,一练就是一两个小时。周虹回忆说:“起初大家都吃不消,包括我在内,许多人都哭了。几个星期后,大家渐渐适应了,能在‘吊腿’时互相聊天、互相传递零食。后来修炼到大家都能抱着腿闭目养神、苦中作乐。” 周虹的启蒙老师陈士心、班主任李杨辉、昆曲老师张金龙、龚隐雷……他们在闽剧界的知名度并不是很高,可他们让周虹这位对闽剧一无所知的女生,了解到闽剧的由来、闽剧的发展和闽剧的特色,特别是让她喜欢上了闽剧。 1991年的折子戏《游园惊梦》,是周虹从艺道路上的开门戏;1993年的《白蛇传》,是周虹在学校里演的第一部大戏。进学校时,老师安排周虹主修青衣,唱的是文行,通过《白蛇传》中白娘子“盗仙草”等戏,让她接触到武行技艺,如今的周虹在舞台上能够文武兼备,其基础来自艺校。 在竞争中提升技艺 1994年,周虹所在的闽剧班学员面临毕业,为了取得好成绩,大家都暗自较劲。那时正巧福建省戏剧家协会组织全省“水仙花”戏剧比赛,艺校闽剧班的学生都参加了。周虹挑的是20分钟的折子戏《昭君出塞》,为了演好王昭君这角色,那段日子,她常常天没亮就到练功房练功,同学都下课吃饭了,她的身影还留在练功房,鹞子翻、串翻身、探海、射雁、三起三绕……忙得不停。 功夫不负有心人,《昭君出塞》让周虹第一次得到省级戏剧奖,尽管这只是一个优秀新苗奖,可依旧让她十分激动,也由此开始了她在闽剧舞台上的精彩人生。 1994年夏天,周虹进入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工作。 由于扮相俊秀、嗓子亮,实验闽剧院将一批重要角色压在周虹身上。《贻顺哥烛蒂》中心地善良的林春香、《花烛之夜》中端庄贤淑的秦荆芳、《莫愁女》中心狠手辣的邱彩云、《驸马削发》中高傲骄气的双骄公主、《大脚皇后》中深明大义的马皇后、《当印》中风风火火的老板娘、《三美图》中女扮男装的胡天麒、《贬官记》中风骚、泼辣的艾春兰……10年的时间周虹在闽剧舞台上塑造了二十多个鲜活的艺术形象。提起这些,她总的念念不忘导演潘新建、缪芝莲、黄天博、谢平安、吕忠文,作曲陈新国,后勤总管陈玫,编剧吴永艺和指导老师程秀莹等众多幕后英雄。 新编历史剧《孙尚香》的上演,称得上是周虹的一部成名作。在这部根据三国时著名的“刘备招亲”故事演绎的戏曲中,孙权之妹孙尚香成为主人公。剧中的孙尚香年龄从19岁到50岁,要表现人物的情感世界,演员必须跨越花旦、武旦、青衣、老旦四种行当。说起这部戏,周虹感慨万千。她说排演这部戏时,由于过度劳累,嗓子出了问题,医生警告她声带出现小结,必须停止用嗓,否则有危险。她不愿放弃这个好角色,边排戏边治疗,硬是挺了过来…… 辛勤耕耘换来一张很好的成绩单,2000年,周虹主演的《反皇城》获福建省第五届水仙花戏曲名家名段唱腔比赛金奖;2001年,她主演的《斩》获福建省第四届中青年演员比赛金奖;2002年,凭借《孙尚香》获得了福建省22届戏剧会演优秀演员奖;2004年,她参演的《贬官记》获首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十大剧目奖…… 《潘金莲》促其"申梅" 周虹的周围有一群喜欢她的戏迷,只要上演周虹的戏,她们便会前来捧场。“唱一曲《昭君出塞》,是公主也得相伴西域大漠。秀几声《唐王选妃》,你婀娜长成孙皇后。你用唱腔解读历史,你用艺术定格闽风……”这是一位署名“阿囡”的戏迷写给周虹的诗。 当年《孙尚香》上演不久,一位名叫高晓瑾的年轻戏迷迷上了周虹,她冒冒失失地来到剧院,找到周虹。后来两人成为好姐妹,周虹亲自教她《牡丹亭》选段,教她扇子舞,两人曾到福州电视台录制过一段节目。 2003年,福州电视台《戏如人生》栏目举办戏迷会,使周虹成为同辈闽剧演员中,第一位举办戏迷会的演员。当时有位戏迷现场献上一幅对联,上联是“周卿潜质何止戏”,下联是“虹霓异彩更出神”。上下联第一个字串起来是周虹的名字,上下联最后一个字串起来是“戏神”。 周虹忘不了她进院排演的第一部大戏——《梅玉配》,这部“林派”艺术的经典剧目,闽剧著名演员林瑛不仅在程式上手把手地教,道白一句句传授,在演出时,还亲自为周虹包头、化妆。在名师的指点下,她的表演水平提高得很快,而立之年就获得了国家一级演员的称号。 闽剧《潘金莲》1986年在福州首排,当初为了演好潘金莲回答张大户的“你嫁与谁家”时的那声冷笑,林瑛对比了许多女孩子笑时的表情,不厌其烦地练了两百多次。在去年庆祝林瑛从艺45周年活动中,20年前执导过《潘金莲》的闽剧表演艺术家、80岁高龄的陈小言再度出山,潘金莲由“林派”弟子周虹主演。 周虹版的《潘金莲》在林瑛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武松杀嫂”一场戏,使观众对潘金莲这人物从可恨变成可怜、可叹。那晚的演出,让不少戏剧名家赞不绝口。 受到名家的赞赏,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领导萌发了让周虹申报梅花奖的念头。当时有不少人认为,此次“申梅”“不合时宜”,原因是如今的梅花奖两年一届,上届福建省实验闽剧院著名小生陈洪翔刚获奖,闽剧在全国称不上是大剧种,评委通常不会连续两届都将梅花奖,给予小剧种同一个剧院的演员。但周虹觉得只要有机会,就要冲一冲。 掌声背后的内疚 为了提升闽剧《潘金莲》的艺术品质,福建省实验闽剧院特意从广西请来新版歌舞剧《刘三姐》的导演卢浩,为周虹的作品重新包装。新版《潘金莲》比原先的版本减少了20分钟长度,要求演员在120分钟的时间内抓住观众的心。 卢浩导演要周虹在表演时,不能有“轻”、“飘”之感,首次面对武松要有少妇的羞涩之心,要在舞台上充分展现自我“手、眼、身、法、步”的扎实功底,不仅眼睛会说话,肢体也要会说话。那些天,周虹差不多天天泡在排练厅里,一天要练上十几个小时。 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周虹的母亲此时突然住院了,面临手术。孝女周虹那段日子心里非常痛苦,由于排练紧张,她没办法守在母亲的病床前,只能每晚排完戏,匆匆赶到医院看母亲一眼,与母亲聊上几句话。每次去医院,她手上总是提着许多水果,她说:“我无法尽孝,只能尽心。” 2006年12月30日,北京迎来那年冬天的第一场大雪,周虹主演的闽剧《潘金莲》在北京中国评剧院接受梅花奖评委的考核。当大幕落下时,周虹第一个念头就是给正在福州协和医院住院的母亲打个电话。没有母亲的支持,哪来今日观众、评委的掌声? 生活中具有热心肠 台上的周虹精心演绎各种人物,台下的周虹却不“精明”,熟悉她的人都说她有点“憨”,她非常乐意帮人做事,具有一副热心肠。闽剧戏迷聚会,只要有时间,周虹总是亲临现场。她不喜欢在现场被戏迷捧为嘉宾,而是一会儿为戏迷化妆,一会儿帮戏迷整理戏装,能够在后台充当戏迷的后勤员,她觉得很满足。 生活中的她收藏了上百张戏曲碟片,她希望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生活中的她比较恋旧,她用的手机等物件,不到“残废”程度不会轻易更换;生活中的她喜欢唱流行歌曲,不过选的歌都是上世纪末流行的;生活中的她不喜欢在演出之外化妆,她说:“平时我的皮肤已经很累了,我要尽可能让它们休息休息”;生活中她选衣服,绝对是实用第一、时尚第二;生活中的她喜欢看哲理散文之类的书籍,还喜欢看历史剧. |
|联系方式|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C版|站点统计|福建闽剧网 福州闽剧 京ICP备09042978号-1
GMT+8, 2024-11-11 03:49 , Processed in 0.13798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